每年夏天的羽毛球世锦赛,聚光灯总是聚焦在那些挥拍如风的运动员身上。然而,在这场全球瞩目的赛事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志愿者。他们或许不会被镜头捕捉,但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比赛得以顺利运行。
志愿者的日常:从清晨到深夜
凌晨5点,天还没亮,志愿者小李已经抵达场馆。她的任务是协助球员签到和装备检查。"有些运动员凌晨才到,我们必须随时待命,"她边说边整理着手中的表格。像她这样的志愿者有数百人,分布在接待、翻译、医疗、媒体等不同岗位。
"最难忘的是帮一位印尼选手找回遗失的球包,他激动地给了我一个拥抱——这种成就感无法用语言形容。"
专业培训:不只是"打杂"
- 语言关:所有志愿者需掌握基础英语和羽毛球术语
- 应急演练:包括中暑处理、踩踏事件应对等
- 动线设计:学习如何高效引导上万观众
去年南京世锦赛期间,志愿者团队曾创下2分钟处理观众席突发医疗事件的纪录。"我们每周培训3次,持续了两个月,"培训组长张教练透露,"连如何递毛巾都有标准动作。"
看不见的温情时刻
在场馆角落的志愿者休息区,贴着各国运动员的感谢便签。日本名将奥原希望曾用歪歪扭扭的中文写道:"谢谢你们让我感觉像在家比赛。"这些细节,构成了赛事最动人的底色。
当最后一个奖杯被颁发,志愿者们会默默收拾物资。没有掌声,但那些被妥善保管的球拍、顺利完成的采访、及时送达的冰袋,都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这才是顶级赛事真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