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比賽的體制,指的是場上十位球員的組織位置和職責。在我的經驗,經常被年輕的教練詢問到的問題是:你認為最好的比賽陣式是什麼?表面上來看好像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實際上並沒有絕對的答案,我認為最好的答案是要看場上的球員和對手而定。
◎ 加入領客體育粉絲專頁,設定「搶先看」掌握最新體育資訊!
從基本層面來看,足球比賽並不是陣式的問題。足球是和球員息息相關,包括球員的優勢、缺點、性格等。因此,我的球隊最適當的比賽體制,可能和你的球隊不相同,最佳的比賽陣式是能夠極大化球員的優勢,極小化或是隱藏球員的缺點,如此就能促成球隊成功的最佳時機。
世界上絕對沒有魔法,能夠將普普通通的球員轉變成絕佳的球員,或是將一個弱隊改造成一個強隊。假如一個球隊的隊員欠缺技術上和策略上的能力,那麼再好的比賽策略運用也是無效的。同樣的,任何的陣式都可能成功,主要是要看優秀的球員是否願意去承擔團隊架構裡自己的角色和職責。雖然比賽體制已提供了基本架構,並且界定團隊策略的起始點,但是這絕對不是最主要的焦點。在足球場上,個別球員的發展是球隊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元素。
到目前為止,你所學習到的個人、團體和團隊策略,是適用於所有的系統。或許球員的角色和職責,在每一個系統會有差異。在團隊的系統裡,每位球員都扮演著清楚的角色,當然有些角色是比其他的角色較狹隘些;有些球員的攻守位置是相同的,卻被賦予不同的職責。例如:兩位球員都被稱為中場球員,但是卻負責不同的任務,一位是防守性的中場球員,主要的職責是要阻斷對手的攻勢;另一位或許是進攻的中場球員,負責發動攻勢,造成隊友的得分機會。要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團隊的合作表現,所有球員必須瞭解並接受體制內的個人角色。
在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2年的歐洲足球錦標賽,有些比賽陣式是許多球隊普遍使用的。大多數的球隊使用四位後場防守球員,分散在後場場區。一位或兩位的防守性中場球員,則位於四位防守者的前方。防守性的中場球員扮演著前方掃把腳的角色:主要的職責為防堵對手突破至防守區的中間,而且是中間防守者的掩護者,並且藉著準確的配球來發動攻勢。一位中場球員通常是在每邊邊線附近,負責進攻的寬度,另一位則賦予進攻的角色。在前鋒後面位置,大多數的球隊都是運用一或二位前鋒,但是也有一些球隊是運用三位前鋒。西班牙國家男子隊在2010年的世界盃和2012年的歐洲錦標賽,在關鍵時刻時事實上並沒有前鋒球員,這樣的陣式叫作4-6-0。大多數的球隊是採取區域防守或是區域盯人的組合,我之所以提到這些球隊陣式的差異,只是要強調沒有任何的比賽系統,是優於其他系統,只要正確的操作,都可能有極佳的效率。
組織系統比賽的系統包括十位的場上球員和一位守門員。場上球員傳統上區分為後衛、中場和前鋒。造成不同陣式和球員職責的差異,在於如何運作場上的十位球員。在敘述一個比賽的體制時,第一個阿拉伯數字代表的是後衛,第二個數字代表的是中場,第三個數字代表著前鋒,守門員就不包括在這些數字上。
以下是過去二十五至三十年來,流行的比賽陣式。結論時將簡短的討論關於2010年的世界盃和2012年的歐洲錦標賽,所流行較新的陣式。
3-5-2體制德國在1986年和1990年的世界盃一直使用3-5-2的排列組合,獲得很大的成功而且繼續的使用這樣的陣式。最原始的陣式內容包括三位後衛和一位掃把腳位於兩位中間的盯人球員後方,今日許多球隊運用這種體制,通常將防守者在區域的補位上,當作後場的三位球員。
一位中場球員通常是直接站在後場三位球員的前面,扮演著防守角色,也是球隊的主力球員。主要的職責是防止對手運用傳球或帶球突破至防守的中央區塊,中場球員同時要負責其餘四位分散在場區的中場球員的補位工作。兩位在中間,其餘兩位在兩邊邊線。一位中間的中場球員通常擔任組織者的工作或是分配者,其他的隊友扮演進攻的角色。兩位前鋒球員發動攻勢。
要成功地運用3-5-2陣式,需要優質的邊線球員能夠遊走於全場的邊線。從這一頭移至另一頭,兩位前鋒球員必須是非常的積極、靈活,在場區內不斷的移位去接來自中場球員和防守者的傳球。整體來說,團隊在比賽關鍵時刻必須擁有球權來掌控比賽的節奏,並且讓邊線中場球員有足夠的時間移位去進攻。
4-4-2體制從策略的觀點,3-5-2體制給予三位防守者巨大的職責來負責中場球員後方的空間補位。為了要減輕他們的負荷,團隊就將其中一位中場球員移至防守者的最後防線上,造成4-4-2的排列組合。理論上有四位後衛在場的防守隊伍,更能有效地阻擋對手可用的空間。
當4-4-2體制剛出現時,大部分的球隊均使用一個掃把腳球員站在其他三位防守者的後方。今日大部分的球隊,則使用四名後衛擔當區域防守的職責。四位中場球員站在後場線的前方,其中一位中場球員沿著邊線移位,負責支援進攻的寬度,其他兩位中場球員站在中間的位置。兩位較有才華的內線中場球員應該互補:一位擔當進攻的角色,另一位則負責防守的角色。至於兩位前鋒球員的能力,也應該彼此互補,通常一位前鋒球員扮演著比較像是目標的角色,期待去接來自中間球員的傳球,另一位前鋒球員通常扮演一個互補的角色,迅速移動至空檔的縫隙來接球,把防守的陣式擴大。
傳統上,邊線球員通常在進攻時的位置比較寬、高,這些球員很少後退去協助防守,也就是他們通常在4-4-2的體制缺席。真正的邊線球員已經被邊線中場球員取代,隊員會後退至他們的底線來防守持球的對手,然後在奪得球權時迅速向前移位去進攻,當邊線中場球員不能夠迅速的從防守轉移至進攻時,4-4-2體制只好以防守導向為主。
要成功地運用4-4-2體制,需要具備優質的中場球員能夠控球,並且能主導比賽的節奏。他也需要前鋒球員能在對手的壓迫下保有球權,一直到中場球員向前補位為止。當團隊擁有球權時,四位防守者應該要支援中場球員。中間防守者的主要角色是留在家裡負責防守工作,通常他們很少跑到後場。另一方面,邊線防守者負責更多的進攻角色,並且在適當的時間應該向前移位和中場隊友接合在一起,造成進攻球員的優勢。
4-3-3體制4-3-3體制主要是在強調隊員的移動能力、位置交換和猛烈進攻時,製造進攻和防守的平衡。四位防守者負責後場的防守,一位掃把腳在兩位邊線防守者的後方,三位中場球員負責控管中間三分之一的場區,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組織方式。
有些團隊他們運用三位中場球員排列在場區的一直線上,這樣的排列組合,中間的中場球員在這個體制上是關鍵球員,他必須是一位有創意的主導者,具備良好的傳球和帶球技巧,並且有能力向前移位射門得分。在防守端中間的中場球員必須是強壯的剷球者,並且具備空中的優勢。邊線的中場球員無論在進攻端或防守端,負責大場區的補位工作。
其他球隊會選擇運用一個或兩個中場球員來擔任防守的角色。其餘的中場球員則負責擔任進攻的角色。這樣的排列組合,防守的中場球員站在後場線的中前方,進攻的中場球員通常在中間前鋒的下游遊走,主要負責配球給前鋒球員。這種類型的陣式,缺少真正的翼線中場球員,三位中場球員站在場中間,來掌控全場重要的區塊。
三位前鋒球員以4-3-3的攻勢展開進攻,中間的進攻者站在邊線附近,是所謂的兩翼球員,通常兩翼球員比較擅長帶球。譬如荷蘭的魯冰和威爾斯的吉格斯,他們都擅長於帶球突破對方的防守,來製造自己或隊友的得分機會。雖然許多球隊他們習慣運用兩翼球員,但也有其他球隊比較偏好運用兩翼球員結合中間的進攻者,這樣的球員組合,製造兩翼球員在適當的時間向前推進的空檔。以上兩個案例,三位前鋒必須要展現帶球和無球的絕佳動作,透過有智慧無球移位(第三位球員)和位置的交換,前鋒球員就可以製造中場球員和防守球員向前移動的空間。
要成功地運用4-3-3體制,所有場上的球員必須有良好的體能和熟練的技巧,而且能勝任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場球員必須能夠適時的帶球向前推進去射門,扮演著進攻者或兩翼球員的角色。同樣地,兩邊邊線的防守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球技和體能,去和中場球員會合,並向前推進進攻的位置。三位前鋒應該要運用對角線和弧圈跑來交換位置,而且要勝任中間進攻者和兩翼球員的角色。簡而言之,要有效的運用4-3-3體制,需要全面性的足球選手,他們在掌握比賽局勢時,願意勇於承擔不同的角色。
現今各種不同體制主要的國際足球比賽,譬如世界盃、歐洲盃和聯邦盃,通常都是展現足球最先進的比賽型態與體制的櫥窗。掃描2010年世界盃和2012年的歐洲錦標賽,所有的比賽體制都建立在策略的靈活性,也就是團隊在比賽當下能夠迅速的改變比賽的策略。在國際競技場上,常見到在一場比賽中,從4-3-3變化到4-4-2,再變化到4-5-1。
從最近2012年的歐洲盃錦標賽觀察到,最流行的比賽陣式是4-4-2和4-2-3-1。我們先前已討論4-4-2的體制,4-2-3-1被視為4-4-2的變形蟲。
4-2-3-1體制在國際比賽場合,4-2-3-1陣式事實上並不是創新的。大約十年前在西班牙已出現過,然而它在全球的廣泛流行是無庸置疑。現今的國家隊也都採用這個體制,四位後衛球員所負責的角色和職責,和4-4-2及4-3-3體制所要求的是一致的。中間的後衛球員留在自己的場區,來控管整個防守陣式;兩翼的後衛球員必須是優秀的一對一防守者,同時也具備向前進攻的能力。
比賽場區的中場是配置兩位防守性的中場球員,站在四位後衛球員的前面,形成一道六位防守者的組合。兩位中場球員之一在擁有球權時,通常在高位向前帶球。三位中場球員分散在六位球員集團的前面,通常在場區內排成一排。這幾位球員必須是有創意且活動力很強的進攻球員,他們能夠從退守的位置迅速向前推進來支援高位的進攻者。中間進攻者在4-2-3-1體制裡,必須是一位堅強的、技巧純熟的和活動力強的球員,也能夠快速發動攻勢。他必須在中場球員來支援前,有控球的長處和能力,而且也是一位優秀的射門球員。最典型的球員是德國的Gomez。
未來的體制足球比賽不斷的進化中,我們也期待在每次主要的錦標賽,可以看到嶄新的陣式。教練們通常期待能夠得到少許的額外優勢,而轉變成球場上的成功。我深信未來幾年可以預見新的陣式,但乃要建立在單元十和單元十一的進攻和防守的基本策略上。防守的團隊都會嘗試著嚴密的防守,來限制對手可用的時間和空間。防守隊員迅速的退到球後面的位置,球員向內聚集來保護最危險的進攻區塊。當團隊擁有球權時,會嘗試著運用長傳和短傳的組合來降低壓力,並且造成對手的失衡。當隊員以最少的觸擊帶球前進時,比賽的速度和節奏會持續的增加,所以球員個人的活動力和技術水準就變得很重要。未來的體制和現今的最愛,真正的差異還是球員個人的角色和職責,這也是足球比賽絕對不會改變的事實。球員必須願意,也能夠接受比賽體制裡的特殊角色。當然球隊的整體表現,永遠要大於球員個人表現的總和。
邁向成功的溝通足球場並不是一塊寧靜的地方,在比賽時,球員永遠處於和隊友不斷溝通的情況。口頭的領導能夠提供隊友在做決策時重要的訊息,這也是整個團隊的最大利益。當和隊友溝通時,請遵照下列指南:
1. 保持溝通言語的簡潔。2. 提早發聲,讓隊友有足夠的反應時間。3. 大聲清楚的說出來,或許你沒有再重複說話的時間。
團隊必須要使用標準化口頭信號,避免隊友間的誤解,以下的足球術語,所有的隊員必須要認識和瞭解。當你的球隊擁有球權時,隊友之間運用的口頭信號是:
1. 「有鬼」當隊友要接球前,對手從身後企圖抄球,這樣的話語會提醒隊員接球前準備護球的動作,並且能夠遠離防守者的守備空間。2. 「轉身」告訴隊友在接球時,有足夠的空間來轉身接球。3. 「一次觸擊」通知你的隊友傳球時,運用一次觸擊。4. 「抓住球」通知隊友在支援球員未抵達前,必須護球。5. 「裝傻」當你希望隊友滾地傳球給你。6. 「換」意味著一個長傳至場區的另一邊,來改變進攻點。
本文選自五南出版《足球:邁向卓越》一書。使得你在足球場上掌控先機,全面性的指引與循序漸進的教學,很快地成為幹練和懂得團隊策略的球員。透過基本技巧的詳細圖解和彩色相片的展示,能夠改善你的帶球、傳球、接球、射門、鏟球、頂球和守門的能力,學習比賽時如何巧妙地運用技巧。
◎ 書籍資訊:https://bit.ly/2sEgwLq